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

海砂屋改建 43處動不了 | 大台北 | 20100504

海砂屋改建 43處動不了

台北市自83年爆發海砂屋事件以來,至今仍有43處在列管狀態,共計有3407戶約1萬名居民,但市府消極作為讓重建之路遙遙無期,北市都市發展局長丁育群表示,過去16年市府已經協助處理19處的海砂屋,現有的43處無法處理,主要是住戶贊成、反對意見不一,難以整合。
丁育群說,因住戶意見難以整合,只能動用建築法強制拆除,但多數鑑定結果都只需補強,尚未到達強制拆除標準。
台北市議員汪志冰昨天在議會工務部門質詢中指出,市府在86年8月制訂「北市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(即俗稱的海砂屋)善後處理自治條例,以協助重建工作,但13年來沒有1處海砂屋引用該條例重建,現存43處海砂屋,列管時間平均7年半,最久的長達16年。
汪志冰說,海砂屋在屋齡超過30年,其崩解速度加劇,而目前列管的43處中有14處超過30年,其中受災戶尹先生家中陽台2年前整個崩落,次日嚇得連夜搬離;同是列管的寶殿大廈,已經在四周架設圍籬,就是怕防崩落水泥塊砸傷路人,種種個案市府卻無動於衷。
汪志冰建議,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善後處理自治條例中,對於拆除重建或加勁補強的認定標準模糊,也造成主管機關選擇性解讀現象,她認為應該改以數據化,才有具體標準;同時住戶之間可能因為金錢或個別嚴重程度不一,造成整合困難,公權力應該要適當介入,基於安全考量強制執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